09

2024-05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语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解析版)(16页)

| 浏览量: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的传统性

俞平伯

①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

②《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如二十三回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以后《西厢记》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本书引用共六七次之多,而且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儿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

③《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原合十二月,二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阔,说法略异,观念全同。而且,这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孙猴子的耳朵里呵。

④《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瓶梅》来。又秦可卿棺殓一节,几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壶奥”。

⑤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不仅此也,它还继承了更远的文学传統,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回,宝玉摹拟《庄子﹒箧篇》——这些都不必细说。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全书。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

⑥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芙蓉诔》来说明。这篇诔文,引用《离骚》《楚辞》最多。其中更饶趣味的一条是:宝玉在这篇诔文里,把他的意中人晴雯比作“螺”——宝玉说晴雯 “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作者原注说:“鲧刚直自命,舜殛于羽山。《离骚》曰,鲧直以亡身兮,终然天乎羽之野”。这是特识、特笔。拿自古相传“四凶”之一的“鲧”,来比晴雯这样美人儿,够古怪的:所以后来有人把这句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以为用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妥当得多了,而不知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赏识这“直”的“鲧”本是屈原的创见;《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这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非但文字沿袭而已。

⑦如上所举,《红楼梦》古代渊源之深厚且广泛,已可略见一斑。自然,它不是东拼西凑,抄袭前人之文,乃融合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必须把《红接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若片面地、枝节地只从字句上的痕迹来做比较,依然得不到要领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说明其内容很有吸引力。

B.《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借写顽石开篇,说法略异,观念全同。

C.《红楼梦》笔墨汪洋恣肆,章法奇幻变换,这得益于《庄子》的深刻影响。

D.本文作者俞平伯认为,《红楼梦》用鲧来比晴雯,古怪荒唐,全无道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以此统摄全篇,全文内容围绕首段论述。

B.文章引用《红楼梦》与《西厢记》等关联的几例,说明它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

C.文章主要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D.文章分别论述《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史传等文体的关系,最后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脂砚斋评价说《红楼梦》是“《庄子》《离骚》之亚”,这说明脂砚斋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红楼梦》受到《庄子》《离骚》的影响”的观点。

B.如果仔细分析《红楼梦》的文本。我们也将可以找到《红楼梦》受《左传》,《史记》这两部史传文学作品影响的痕迹。

C.本文作者俞平伯虽然没有详引近人关于《金瓶梅》与《红楼梦》关系密切的论述,但对这些论述的基本观点,他还是认可的。

D.《红楼梦》传统性鲜明,说明曹雪芹有深厚的古代文学阅读积累,正是这种鲜明的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树立垃圾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0年,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强化城市保洁工作,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处置,大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化、市场化,促进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接。通过限制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制品使用,推行净菜入城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

摘编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

材料二

在此次调查的所有生态环境行为中,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最为认可,但实际行动与认知程度差异最大。超九成(92.2%)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对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是重要的,但仅三成(30.1%)受访者认为自身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非常好”或“比较好”。

受访者认为影响自身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是“小区没有分类垃圾桶”和“垃圾集中转运时不分类,所以没必要分类投放”,人数分别占63.7%和59.6%;其次是“不知道怎么分类”和“不了解分类后垃圾的处理进度和结果,没有成就感”,人数占比分别为36.5%和34.5%。此外,也存在“身边很少有人分类”和“太麻烦了,没有精力”两种个人主观因素,人数占比分别为22.2%和13.3%。

摘编自《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

材料三

光明智库:据近日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高度认可,但实际行动与认知程度差异很大。造成“知行脱节”的原因有哪些?

诸大建(同济大学教授):有人认为垃圾分类“知行脱节”是因为中国公众素质不高,需要加强教育,我不这样认为。垃圾处理走在前列的国家如日本与德国都曾遇到过类似情况。就中国现状而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众对垃圾分类信心不足,担心分了又混,热热闹闹走过场;二是公众有不适应感,认为垃圾分类过程复杂,定时定点不方便。

罗克全(吉林大学教授):如何引导全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值得深入思考。以前人们常说“扔垃圾”,现在更强调“垃圾投放”,背后折射的是理念变化。当前,垃圾分类正处于养成新习惯、摒弃旧习惯的转折阶段,虽道阻且长,但要坚信行则将至。

摘编自《解垃圾分类“必答题”,如何得高分》,《光明日报》

材料四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月5日报道】上海市实行严格的回收规定后,市民在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帮助下进行垃圾分类。

上海市本月启动新的垃圾强制回收计划后,上海市民现在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帮助进行垃圾分类。根据严格的分类规定,上海的个人和公司必须把垃圾投入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四种垃圾桶中。

尽管上海聘请了约1700名指导人员进行了大量培训,但社交媒体上困惑的居民还是要求知道如何对电池、头发、骨头上的肉、瓜子和果皮等垃圾进行分类。

为了简化这个复杂的过程,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7月4日在其应用软件上推出了一项人工智能功能,可以识别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用户对垃圾进行拍照后上传,这款应用程序就可以对此进行识别,并告诉用户它到底应该属于哪个垃圾桶。

【拉美社7月4日电】中国上海市政府日前开始采取一系列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措施,并将对未遵守规定的公民或单位进行罚款。

上海新出台的垃圾分类标准涉及约2400万常住居民,他们现在必须将垃圾废品分门别类地倒入四个垃圾桶中,以避免被罚款,从而促进国家的“绿色”增长。

上周,中国政府宣布将继续投入213亿元人民币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摘编自《手机APP助上海市民精准分拣垃圾》,《参考消息》

4.下列对垃圾分类工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垃圾回收利用率是衡量垃圾分类工作成效高与低的重要指标。

B.垃圾分类是国家为了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的一项重要政策。

C.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公众的认知和习惯方面。

D.加强对公众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亟须落实的环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落实好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工作,既有利于加快实现垃圾综合治理,也有利于改变公众对待垃圾的观念、促进国家的“绿色”增长、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

B.“小区没有分类垃圾桶”等客观因素被受访者认为是阻碍自身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这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垃圾分类既有所期待又担忧彷徨的复杂心态。

C.外国媒体由于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对我国垃圾分类行动报道的侧重点也不同,英媒报道侧重在人工智能的新应用场景,拉美社报道侧重在政府作为。

D.对于公众对“垃圾分类”重要性高度认可、但实际行动与认知程度差异大的问题,学者们站在当前和未来的角度提出看法,有助于社会正确看待问题。

6.请谈谈材料中各参与方是如何积极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公众“知行脱节”的问题。(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C.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8.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①胡谐之,豫章南昌人也。祖廉之,治书侍御史。父翼之,州辟不就。谐之初辟州从事主簿,临贺王国常侍,抚军行参军,晋熙王安西中兵参军,南梁郡大守。以器局见称。徙邵陵王南中郎中兵,领汝南太守,不拜。除左军将军,不拜。

  ②世祖屯盆城,使谐之守寻阳城,及为江州,复以谐之为别驾,委以事任。文惠太子镇襄阳,世祖以谐之心腹,出为北中郎征虏司马,爵关内侯。在镇毗赞,甚有心力。建元二年,还为骁骑将军,转黄门郎,领羽林监。永明元年,转守卫尉。明年,加给事中。三年,迁散骑常侍。

  ③谐之风形瑰润,善自居处,兼以旧恩见遇,朝士多与交游。六年,迁都官尚书。上欲迁谐之,尝从容谓谐之曰:“江州有几侍中邪?”谐之答日:“近世唯有程道惠一人而已。”上曰:“当令有二。”后以语尚书令王俭,俭意更异,乃以为太子中庶子,领左卫率。

  ④谐之兄谟之亡,谐之上表曰:“臣私门罪衅早备茶苦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何图一旦奄见弃放,吉凶分违,不获临奉,乞解所职。”诏不许。

  ⑤八年,上遣谐之率禁兵讨巴东王子响于江陵,兼长史行事。为子响所败,有司奏免官,权行军事如故。复为卫尉,领中庶子。谐之有识计,每朝廷官缺及应迁代,密量上所用人,皆如其言,虞棕以此称服之。十年,转度支尚书。明年,卒,年五十一。赠右将军、豫州刺史。谥曰肃。

  (节选自《南齐书.胡谐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私门罪/衅早备荼苦/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

B.臣私门罪衅/早备荼苦/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

C.臣私门罪/衅早备荼苦/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

D.臣私门罪衅/早备荼苦/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父翼之,州辟不就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除左军将军,不拜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C.善自居处,兼以旧恩见遇 素善留侯张良

D.权行军事如故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胡谐之才识气度卓越。他曾被任命为邵陵王南中郎中兵、汝南太守,又被任命为左军将军,但他都因为职位太低没有接受任命。

B.胡谐之亲情观念很重。胡谐之兄弟之间情感深厚,他的哥哥胡谟之去世之后,他向皇帝提出辞职,皇帝没有准许。

  C.胡谐之受世祖器重。世祖担任江州刺史时用他作别驾,还把职任上的事委托给他;文惠太子镇守襄阳时,世祖把胡谐之当心腹看待。

D.胡谐之对政事有见地。每当朝廷官员缺额应提拔或替代时,他就会暗中预测皇上想要任用的人,结果都像他所说的那样,虞棕很佩服他。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世祖屯盆城,使谐之守寻阳城,及为江州,复以谐之为别驾,委以事任。(3分)

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日病笃;与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古 风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沉郁、悲伤、苍凉的感情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两句有所见写到所感,既承上文自然万物的盛衰荣枯,也指由此而触动的人生年华的盈虚消长,功名事业的进退穷通。

C.七、八句紧承“波澜”一词,叙写了秋天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此时摇摆不定的心情。

D.“秋”是我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一个意象,秋山、秋水、秋霜等常用来寄托诗人的愁思,本诗也不例外。

15.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结尾句“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李白描绘蜀道之上见到水石激荡、听到山谷轰鸣的诗句是 “ , ”。

②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把空间的广漠和时间的久远对照着写的诗句是“ ,

”。

③琵琶女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在乐曲到达高潮之前短暂停顿,却感情丰富,白居易用

“ , ”形容。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7.在下列各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______了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们今天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______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______的、稳健的心态去审视它,而不是用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A.集聚 纷纷扬扬 理智 B.集聚 纷至沓来 明智

C.积聚 纷纷扬扬 明智 D.积聚 纷至沓来 理智

18.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

①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②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③但是,几百年之后呢?

④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⑤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⑥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A.⑥①⑤③④② B. ⑥①⑤④③②

C.①⑥③④⑤② D. ①⑥③⑤④②

19.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去今之墓而葬焉(距离) 士贰其行(从属二主)

则思谦冲以自牧(约束) 于是秦王不怿(愉快)

B.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则噪而相逐(他)

匪来贸丝(同“非”)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C.慈父见背(看见) 迨诸父异爨(烧火做饭)

按诛五人(追究,查办) 虽董之以严刑(督责)

D.可以濯吾缨(洗)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理)

日薄西山(迫近) 以手阖门(关闭)

2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B.约为婚姻 秦王为赵王击缻

C.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而母立于兹

D.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1.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5分)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唯在 ,江南江北, ;或在 , , 。

22.指出下列判词对应人物(每个1分)

①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②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③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④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23.填空题(每空1分)

《家》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因身份特殊只能顺从的 ;有充满反叛精神,激进、大胆,最后毅然离开封建大家庭投身革命的 ;善良却刚烈,不愿嫁给冯乐山最后投湖而死的丫头 ……

四、写作(60分)

2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人常有言: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其实不止是文章书法,言行举止也能反应一个人的内在性格、思想志趣。言语温良者往往内心温暖纯良,而言语机敏者则常常心思灵巧。

【参考答案】

1.【答案】D(D项曲解文意。从原文看,作者认为用鲧来比晴雯,够古怪,联系后文的“《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的一句看,这是值得肯定的一比,选项说“荒唐,全无道理”是错误的。)

2.【答案】A 从全文看,文章最终强调“必须把《红接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红楼梦》是传统性与独创性的统一。首段只是全文的第一个分论点,选项理解为统摄全篇的中心论点,这是错误的。

3.【答案】D 以偏概全。从全文看,对文学传统的继承,是《红楼梦》成为巅峰之作的必要条件;作者认为要真正领略其要领,“必须把《红接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说明《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传统性”和“独创性”缺一不可。选项“……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结果”之说错误。

4.【答案】A(B“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不是政策制订最重要的出发点,C“公众的认知和习惯”只是某一方面的难点,D“加强对公众的素质教育”不是当前工作“亟须落实的环节”。)

5.【答案】B(“担忧彷徨”的心态不正确)

6.【答案】①国家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设施建设;②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和助民措施,推进公众习惯的养成;③企业推出便民利民产品,服务公众;④学者研究问题,帮助公众正确看待问题;⑤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晓率,并正确引导公众认识问题。

7.【答案】C A项着眼于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问题。应该说,通过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展现老汪性格,确是本文常用手法,除了“四海困穷”这一句,还有“吉人之辞寡”“有朋自远方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等,这些文句的选择也确有匠心,能够与老汪的形象构成一种呼应关系。“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的大意是说,如果天下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那么上天给你的禄位也就永远终止了。一个潦倒的乡村塾师讲解这一文句,本身就具有一种张力感,何况他还“翻来覆去讲不清楚”。这里从表面看,老汪是“迂腐无能”的;但只要稍加思索,从老汪的生存处境来考虑,就会发现所谓“迂腐无能”的论调是周围的人对老汪的看法,也是他们嘲弄老汪的理由,而非本文要塑造的老汪形象。所以A项是错误的。B项的判断是个浅表性判断。老汪“乱走”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总想一个人”,所以心里“憋得慌”,要通过“乱走”来舒解。这是对的,但只是答案的第一步,第二步的问题就是:这个人是谁呢?文中一直未有答案,离“真相大白”尚远。C项是正确的,考查的是对作品情节、结构方式的概括,难度稍大,所以答对的话给分可以多一点。老汪对学生往往“讲不清楚”,但对银瓶的“胡言乱语”则有“何劝之有”决断,显示出一种大智若愚般的达观;对老范的感觉,有从“说不清”到“有朋自远方来”的变化过程,更可见其性格中的敏感。综合起来,老汪的形象才是丰满的。这一项对A项也有所呼应。D项粗粗一读似乎是对的,因为我们经常遇到这样貌似正确的总结性评论套话,其实似是而非,没有经过仔细地推敲。一涉及乡土文学、传统手法,就往往想到“白描”,一说“白描”,就觉得“简约”,最后总结,也总是“风俗画卷”等等。可是本文恰恰不是这样的。其语言风格有意啰嗦,甚至饶舌、放肆,语感上追求对称或均衡,因此往往使用正反句,或者一个意思表述两次,比如开头的“像个读书人”“并不适合教书”,银瓶“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之类,比比皆是,何谈“简约沉稳”?说到“塑造了人物群像”,在本文中并不确切,银瓶、老范,甚至老季、老宋,虽然都寥寥几笔而跃然纸上,但仍然是以老汪为中心的。至于“风俗画卷”,在全书中因涉及多种手工业,确有背景之意,但在本文中并未呈现,更谈不上“展开”了。因此,D 项是错误的。

8.【答案】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人;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

【解析】考查学生能否由表及里,从人物的言谈举止来推导人物性格特征乃至精神风貌。本文以刻画塾师老汪为中心,东家老范是个辅助性人物,他在本文中的每一次出现都与老汪相关。考生只要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次挑选出关于老范的部分,就可以回答这一问题了,因此难度不大。参考答案列出的四点中,第三点“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稍稍需要一点细心,注意本文中“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也就可以回答出来。细心之外,如果能够抓住这个句子,领会一下语句背后可能隐含的内容,那么对老范的理解还会更深一步。当然,目前给出的四项答案要点,都指向老范的正面形象,使得他像是一个没有缺点的扁平人物,这似乎是个缺憾。这个问题,首先与文本的删节有关。在原文中,老范聘请老汪、允许别家孩子随听,也有自己的原因:他的儿子脑子有点慢,也不愿意独自读书。当然,这种迁就儿子的小算盘并不影响他的“大方”“友善”“有分寸”“识大体”等特点。其次,老范这一形象在本文中是老汪形象的辅助,也就是说,他的性格特征是从老汪的立场和角度来看待的,这才能够将老汪体会到的“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落实到位。此外,在学生看来,老范也许有其“负面”一面,比如他不追究银瓶的偷盗行为,不在意老汪的教书效果,都说明他是不负责任、稀里糊涂的,甚至是愚蠢的。如果这样回答本题,恐怕是不切题的。一则,我们不主张以现实考量来取代文学文本的解读;二则,还是涉及理解层面的深浅问题,即对文中“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这看似简单的一句,理解不够深入,没能体会到句子所隐含的老范的“城府”。

9.【答案】相似之处:①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③都有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不同之处: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以及生活的窘迫;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

【解析】读完《塾师老汪》,不难联想到鲁迅的《孔乙己》,这一阅读感受是普遍性的,即使考生一时联想不到,经过提示也不难马上将二者关联起来。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不少,题干又将其限定在“性情气质”方面,避免了考生的联想过于广泛。所以回答出几处相似点,难度不大,倒是有些难在快速回顾《孔乙己》并将孔乙己形象“召唤”、表述出来。但好在有老汪作为对照、提示,总体上仍是不难的。参考答案给出的三点相似之处,第①②两点,考生可从两篇作品中举出不少例证,比如老汪的教书认真、不善与人争辩,孔乙己教导小伙计“茴”字的写法、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哀求别人“不要取笑”等,从“温和善良”与“懦弱”两个不同的方面做出概括也较为容易。第③点难度稍大,但“书呆子气”还是很容易想到的,而且课文《孔乙己》中关于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的注释,即为“说明孔乙己的书呆子气”。再加上第(1)题A项和第(3)题题干的提示,在例证方面,考生也应该可以想到老汪以“君子辞寡”、孔乙己以“君子固穷”等经典文句来回应、对抗别人的嘲笑,正是“书呆子气”的表现。

10.【答案】D

11.【答案】A

A就:赴任。(B.除:担任;清理 C.善:擅长;与……交好 D.故:以前;缘故)

12.【答案】A “他都因职位太低”于文无据)

13.【答案】①世祖屯驻盆城时,派胡谐之守寻阳城,待到世祖为江州刺史时,又任用胡谐之作别驾,把职任上的事委托给他。

 (“屯”,“以……为”,“委以事任”句式各1分)

②我很想奉命为国奔走效力,但祖母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要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被准许。(“笃”,“告诉”,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胡谐之,是豫章南昌人。他祖父胡廉之,曾任治书侍御史。他父亲胡翼之,州里曾授予他官职他不就任。胡谐之起初被征作州从事主簿,临贺王国常侍,抚军行参军,晋煕王安西中兵参军,南梁郡太守。以才识气度而被人称道。徒邵陵王南中郎中兵,领汝南太守,没有接受任命。除授左军将军,没有接受任命。

世祖屯驻盆城时,派胡谐之守寻阳城,待到世祖为江州刺史时,又任用胡谐之作别驾,把职任上的事委托给他。文惠太子镇守襄阳时,世祖把胡谐之当心腹看待,让他出任北中郎征虏司马,进爵关内候。在镇治辅佐相赞,很有心力。建元二年,还京任骁骑将军,转黄门郎,领羽林监。永明元年,转守卫尉。第二年,加给事中。永明三年,迁散骑常侍,太子右率。

胡谐之风度潇洒形貌漂亮,很会为人,加上因为与皇上有老交情而被厚待,所以朝中的官员大多同他交好往来。永明六年,迁都官尚书。皇上想再提升胡谐之,曾经从容地对胡谐之说:“曾在江州共事的人中有几个侍中啊?”胡谐之回答说:“最近只有程道惠一个人。”皇上说:“应当让(侍中)有两个。”后来把这说给尚书令王俭听,王俭的意见是另外任职,于是就任用胡谐之做太子中庶子,领左卫率。

胡谐之的哥哥胡谟之死了,胡谐之上表奏道:“我私门的罪孽,早就经受了苦毒。兄弟三个人,共同生活互抚养,从婴孩时起经常患病,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大哥胡谌之,又早早去世。我和现在去世的二哥胡谟之在家中饱含忧伤,得蒙二哥的教训长大成人,那情感就像受到极大的荫庇一样。怎能想到突然弃舍,彼凶我吉互相离违,不能亲临侍奉,请求解除我的官职。”诏告不许。

永明八年,皇上派胡谐之率领禁兵到江陵讨伐巴东王子响,兼长史行事。禁军被子响打败,(胡谐之)被有关官员上奏弹劾免官,暂代军事职务和以前一样。再做卫尉,领中庶子。胡谐之(对于考核官吏)很有见解,每当朝廷官员缺额以及应提拔替代时,他暗中分析预测皇上要任用的人,都像他所说的那样,虞棕因此佩服他。永明十年,胡谐之转度支尚书。永明十一年逝世,终年五十一岁。追赠右将军、豫州刺史。谥号为肃。

14.【答案】C

15.【答案】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认为荣华如东流河水一去不返,万事盛衰,有如波澜之起伏无常,表达了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际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用比喻的方式,说枳棘本是燕雀筑巢之所,现在却委屈鸳鸾去栖息,而高大的梧桐本是鸳鸾所居,而今却让燕雀做巢占据,表达对贤愚颠倒、是非不分的不满。③诗人用鸳鸾自喻,高洁却只能屈居草丛,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激愤。(6分。每点2分)

16.【答案】①李白描绘蜀道之上见到水石激荡、听到山谷轰鸣的诗句是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②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把空间的广漠和时间的久远对照着写的诗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③琵琶女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在乐曲到达高潮之前短暂停顿,却感情丰富,白居易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形容。

17.【答案】D 集聚强调“集中”;积聚强调“积累”。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明智: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理智对应轻率、鲁莽;明智对应糊涂。

18.【答案】A

19.【答案】B

20.【答案】D

21.【答案】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22.【答案】①晴雯 ②贾迎春 ③贾巧姐 ④史湘云

23.【答案】觉新 觉慧 鸣凤

24.【答案】略

相关热词搜索: 调研 江都 扬州市 江苏省 【语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调研试题(解析版)(16页)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校长在初三优秀学生动员会的讲话6篇

校长在初三优秀学生动员会的讲话6篇校长在初三优秀学生动员会的讲话篇1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金秋时节...

2五四青年文化节领导讲话稿篇3篇

五四青年文化节领导讲话稿篇3篇五四青年文化节领导讲话稿篇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32024学校预防溺水珍爱生命活动总结篇4篇

2023学校预防溺水珍爱生命活动总结精选篇4篇2023学校预防溺水珍爱生命活动总结精选篇篇1为加强全体师...

4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心得体会10篇

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心得体会10篇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心得体会篇1...

5大学生自我评价简短5篇汇集11篇

大学生自我评价简短5篇汇集11篇大学生自我评价简短5篇汇集篇1大学三年,自身专业从基础课程到重点课程...

6区委办党支作风建设专题组织生活会上的讲话稿3篇

区委办党支作风建设专题组织生活会上的讲话稿3篇区委办党支作风建设专题组织生活会上的讲话稿篇1 同...

7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学校5篇10篇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学校5篇10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学校5篇篇1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县教研室以及总...

82024端午美食节活动总结模板6篇

2023端午美食节活动总结模板6篇2023端午美食节活动总结模板篇1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在这辞旧迎新的日...

92024专题警示片永远吹冲锋号800字心得感悟经典5篇

2023专题警示片永远吹冲锋号800字心得感悟经典5篇2023专题警示片永远吹冲锋号800字心得感悟经典篇1 2...

10纪念5.12护士节活动总结最新3篇

纪念5 12护士节活动总结最新3篇纪念5 12护士节活动总结最新篇1 纪念5 12护士节活动总结最新篇2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