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4-04

当前位置: 默读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

局长学史增信专题研讨发言材料3篇

| 浏览量:

局长学史增信专题研讨发言材料3篇

局长学史增信专题研讨发言材料篇1

  一、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我们要坚持用党的奋斗历程鼓舞斗志,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二、坚定理想信念,补钙增信铸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站稳政治立场。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对党绝对忠诚。要积极投身实践,在具体的工作中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实践和历练之中,践行初心使命,做到以理想信念立身、以埋头实干力行。

  三、站稳人民立场,坚定为民初心

  不忘初心,把群众路线好传统和好作风传承下去。在开展疫情防控、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做到主动服务,做到真正让群众满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为人民造福。

  四、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东至人民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涌现出了大量革命志士和英雄事迹,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旅游不仅是利用资源、发展旅游的需要,也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需要。串联县烈士陵园、木塔红军纪念馆、中共皖赣特委旧址、高山革命老区等4个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红军追忆之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是池州市唯一入选安徽省党史学习教育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资源禀赋、精品线路是我们的优势,关键在于深度挖掘,广泛推广。可以成立以县委组织部或宣传部牵头,联合民政、史志室、教体、文旅、住建、规划等部门,成立东至县红色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以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红色旅游资源普查,编制《东至县红色旅游资源名录》和《东至县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完善我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体系,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扎实推进”的发展思路,统筹谋划红色旅游资源利用,实现红色旅游发展。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将系列庆祝活动与红色资源相结合,激活红色基因,焕发新时代光芒。

局长学史增信专题研讨发言材料篇2

      工业化在百年党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强国均由走工业化发展道路而确立。从英国催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美德两国引发第二次工业革命并远超英国,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业化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是改变中国落后状态而臻于富强的关键所在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制止恶性通货膨胀,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使自己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住脚跟,这在当时是比向尚未解放的地区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新的严峻考验。

      1949年-1952年,经过全国人民三年多的艰苦奋斗,新中国成立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工业生产力的地位得到加强,现代工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为我国开始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打下了基础,进而确保整个国家新民主主义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迈进。

      党及时决定从1953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主体就是国家工业化。

      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1953年8月,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审定了国防工业“一五”建设计划。1955年1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毛泽东同志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历史证明,这是一项很有远见、很有胆略的战略决策。

      1949年到1956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党和全国人民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上来。

      全国城乡迅速形成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烈氛围,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对工业化的无限憧憬,激发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未有过的劳动热情。“每一秒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种充满时代精神的号召,生动地反映了工业化目标所激发的建设热情。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正式开始,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开采业、军事工业等都获得较大发展,相关的工业部门及企业相继建立,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局面。“一五”计划在我国所有国家发展规划中起到了开创先河的作用。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是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索

      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不仅使贫穷落后的新中国建立了初步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而且这期间积累的建设经验为以后中国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借鉴,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

      《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十大关系”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这实际上是开辟一条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同志多次说:前几年经济建设主要学外国经验,《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满怀信心地说:“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党的八大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大会提出,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在我国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战略设想。

      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中国实现工业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才能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化,真正赢得经济上的独立。

      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工业化建设实践中,党中央围绕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具体实际,先后制定了14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计划中都着重提出了各个时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当时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党中央提出通过实施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从而建立起了新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入到了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的工业发展进入了结构优化的阶段,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调整不同产业间失调的比例关系,促进短线产业加快发展,抑制长线产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高度重视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中的增长模式转换问题成为工业建设的重点,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推动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进入21世纪,工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党中央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工业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经过长期的工业实践与探索,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中逐渐形成的,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把握当前国际和国内工业发展的客观趋势,辩证分析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精准定位我国当前工业发展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详细阐述了新时代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理念、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四化同步”作为行动纲领,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吉林省企业职工座谈时更明确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首次提出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战略引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认识党领导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深刻认识肩负的重大使命和时代责任,增强机遇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增强“四个自信”的要求。

    一是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主战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是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明确了湖南现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路径和目标,是谱写新时代湖南新篇章的主攻方向。要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仅要创造更多单项技术和产品,更要大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关键瓶颈。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是继续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篇大文章。发达国家是在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下步入信息化阶段的,我国则是在工业化目标还未实现的情况下搭上了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列车。两化融合是工信部立部之本。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局长学史增信专题研讨发言材料篇3

    工业化在百年党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强国均由走工业化发展道路而确立。从英国催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美德两国引发第二次工业革命并远超英国,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业化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是改变中国落后状态而臻于富强的关键所在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制止恶性通货膨胀,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使自己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住脚跟,这在当时是比向尚未解放的地区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新的严峻考验。

    1949年-1952年,经过全国人民三年多的艰苦奋斗,新中国成立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工业生产力的地位得到加强,现代工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为我国开始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打下了基础,进而确保整个国家新民主主义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迈进。

    党及时决定从1953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主体就是国家工业化。

    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1953年8月,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审定了国防工业“一五”建设计划。1955年1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毛泽东同志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历史证明,这是一项很有远见、很有胆略的战略决策。

    1949年到1956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党和全国人民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上来。

    全国城乡迅速形成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烈氛围,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对工业化的无限憧憬,激发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未有过的劳动热情。“每一秒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种充满时代精神的号召,生动地反映了工业化目标所激发的建设热情。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正式开始,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开采业、军事工业等都获得较大发展,相关的工业部门及企业相继建立,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局面。“一五”计划在我国所有国家发展规划中起到了开创先河的作用。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是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索

    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不仅使贫穷落后的新中国建立了初步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而且这期间积累的建设经验为以后中国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借鉴,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

    《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十大关系”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这实际上是开辟一条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同志多次说:前几年经济建设主要学外国经验,《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满怀信心地说:“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党的八大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大会提出,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在我国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战略设想。

    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中国实现工业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才能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化,真正赢得经济上的独立。

    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工业化建设实践中,党中央围绕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具体实际,先后制定了14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计划中都着重提出了各个时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当时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党中央提出通过实施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从而建立起了新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入到了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的工业发展进入了结构优化的阶段,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调整不同产业间失调的比例关系,促进短线产业加快发展,抑制长线产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高度重视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中的增长模式转换问题成为工业建设的重点,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推动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进入21世纪,工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党中央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工业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经过长期的工业实践与探索,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中逐渐形成的,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把握当前国际和国内工业发展的客观趋势,辩证分析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精准定位我国当前工业发展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详细阐述了新时代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理念、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四化同步”作为行动纲领,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吉林省企业职工座谈时更明确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首次提出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战略引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认识党领导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深刻认识肩负的重大使命和时代责任,增强机遇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增强“四个自信”的要求。

  一是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主战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是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明确了湖南现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路径和目标,是谱写新时代湖南新篇章的主攻方向。要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仅要创造更多单项技术和产品,更要大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关键瓶颈。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是继续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篇大文章。发达国家是在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下步入信息化阶段的,我国则是在工业化目标还未实现的情况下搭上了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列车。两化融合是工信部立部之本。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局长 发言 材料

最新推荐New Ranking

1工人防汛先进个人事迹篇4篇

工人防汛先进个人事迹精选篇4篇工人防汛先进个人事迹精选篇篇1__,位于_镇南5公里,坐落在大清河东侧1...

2市“五四红旗团支部”事迹素材简介8篇

市“五四红旗团支部”事迹素材简介8篇市“五四红旗团支部”事迹素材简介篇1x市x幼儿园于1952年建园,...

3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发言材料7篇

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发言材料7篇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发言材料篇1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

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得者事迹材料3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得者事迹材料3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得者事迹材料篇1观看了张桂梅的事迹,...

52024年度教师个人先进典型事迹5篇

2023年度教师个人先进典型事迹5篇城管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例文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

6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部署会的讲话材料3篇

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部署会的讲话材料3篇优秀的高校大学生毕业实习总结3篇总结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

7王力先生精神事迹材料4篇

王力先生精神事迹材料4篇王力先生精神事迹材料篇1留学法国,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王力,1900年出生...

8最美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范文6篇

最美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范文6篇最美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范文篇1小徐同志是太白县太白中学生物教师...

9缉毒英雄警察人物事迹材料4篇

缉毒英雄警察人物事迹材料4篇缉毒英雄警察人物事迹材料篇1xx,男,生于1969年,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

10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范文最新5篇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范文最新5篇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范文最新篇1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的袁隆平离开了...